|   储集空间类型  |     对应岩类  |     成因  |     主要特点  |     含油气性  |  |
|   原 生 储 集 空 间  |     气孔 (石泡)  |     玄武岩,安山岩, 流纹岩,角砾岩,角砾溶岩  |     成岩过程中气体 膨胀溢出  |     多在岩流层顶底, 大小、形状各异  |     后期次生成岩改造后缝洞连通较好者含油气性较好  |  
|   粒(砾)间孔  |     火山角砾岩,集块岩, 火山沉积岩  |     碎屑颗粒间经成岩 压实后残余孔隙  |     火山碎屑岩中多见  |     含油气好  |  |
|   晶间孔晶内孔  |     玄武岩,安山岩,流纹岩,次火山岩,自碎屑角砾溶岩  |     造岩矿物格架  |     多在岩流层中部, 孔隙空间一般较小  |     大多不含油  |  |
|   冷凝收缩孔  |     玄武岩  |     岩浆在冷凝过程中发生体积收缩形成  |     无一定方向性, 形状常常不规则  |     与气孔连通时充填油气  |  |
|   收缩缝  |     玄武岩,安山岩,流纹岩,自碎角砾熔岩  |     岩浆冷却收缩、冷凝、底部岩浆上涌破坏上部熔岩  |     柱状节理,呈张开形式, 面状裂开,但少错动  |     含油气性较好  |  |
|   炸裂缝  |     自碎角砾熔岩、次火山岩  |     自碎或隐蔽爆破  |     有复原性  |     含油气性较好  |  |
|   溶孔、溶洞  |     玄武岩,安山岩,角砾熔岩,火山,角砾岩  |     风化、淋滤、溶蚀  |     通常沿裂缝、自碎碎屑岩带及构造高部位发育  |     含油气性好  |  |
|   次 生 储 集 空 间  |     残余杏仁孔  |     气孔杏仁熔岩  |     气孔充填残余或 岩浆期后溶蚀  |     发育在杏仁体边缘、 杏仁体内部  |     含油气性较好  |  
|   矿物溶蚀孔  |     各类岩石,富碱性 火山岩最有利  |     常沿解理缝发育,长石、似长石、富镁铁矿物最常见  |     孔隙形态不规则  |     主要储集空间之一  |  |
|   脱玻化孔  |     球粒流纹岩  |     玻璃质经脱玻化形成  |     微孔隙、但连通性较好  |     较好储气空间  |  |
|   火山灰溶孔  |     凝灰岩,熔结凝灰岩, 火山角砾岩  |     火山灰灰蚀  |     孔隙小,但数量多, 连通性好  |     能形成好的储层  |  |
|   构造缝  |     各类岩石  |     构造应力作用  |     较平直,多为高角度裂缝、网状缝  |     与构造作用时间有关  |  |
|   风化缝、 溶蚀缝  |     各类岩石  |     风化作用、构造缝易溶成分被溶蚀  |     溶蚀孔缝洞和 构造缝相连  |     常与次生孔隙组合, 含油气性好  |  |